2025年[電影] [影評][挪威 ][ 取精急轉彎 ]  [Spermageddon]我們都像電影一群迷航的精子

 每一次台灣人的「急轉彎」之後,我們都像電影一群迷航的精子,不知道是要衝向什麼卵子,還是其實,只是在一片空洞裡自我內耗,結束一生。

去看《Spermageddon》直譯叫做《精子末日》,台灣譯作《取精急轉彎》就台灣翻譯而言,充滿台灣式的語言機智與某種文化轉譯的尷尬感。

你可以說,它既是精準的,也是台式俗艷,一種非常在地的語言表現:取精,第一次聽起來像是我們對西方極樂世界的意象,或者是醫療行為。

在一些地帶,「取精」帶著色情產業的暗影;急轉彎,則是台灣小吃命名裡常見的誇飾感,像是「驚天滷肉飯」或「天使雞排」。

這部以精子為主角、以受孕為冒險旅程的動畫,擬人化的性教育黑暗寓言。

有趣的是,當它進入台灣語境後,連每句台詞都不只是翻譯,而是整個意義系統的再製造,跟台灣的成人卡通《南方四賤客》一樣。

台灣這幾十年,面對生育率崩塌,既極端焦慮生育的問題,《取精急轉彎》這個名字,在台灣不僅是一個笑點,它還打開了一個生育的問題無意識:在這個島嶼上,「取精」不只是生育的問題,更像是台灣對生育的迷惘與懷疑的集體意識。

這部片的敘事結構,從混亂到目標、從競爭到愛情、從慾望到責任,不就是台灣開放後近三十年的縮影嗎?

民主轉型、政治自由化、少子化、性別認同的重組。老實說我們每一場「急轉彎」之後,我們都像電影裡面一群迷航的精子,不知道是要衝向什麼卵子,還是其實,只是在一片空洞裡自我消耗,結束一生。

今天看完《取精急轉彎》,與其說《取精急轉彎》是一部歡樂惡搞的性教育動畫。我更傾向把它看作一個社會性集體的寓言。

它讓我們看到,在台灣這個國家裡,每一次急轉彎,不見得都會有結果,我們都只為了急就章,找個帖藥,又像電影結尾說的,還沒來得及,先不如人意。但我們依然必須拼命向前游,即便終點,只是另一場更加荒謬的開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