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電影] [影評][挪威] [挪威7·22 爆炸槍擊案][0722:極右挪威] [22 July] 像看不見的細針穿透著身體
對於目前身處於國際每天都有戰亂的我們而言,這樣的事件也許你影經被許多事件所覆蓋,但對於講求人權思想的挪威來說,這是自二戰以來最大的社會事件烏托亞島大屠殺
你是否曾經想過,當你一樣每日上班,暑假參加夏令營的時候,你將遇到的不只是上班的煩惱和夏令營的關卡,你將遇上你怎樣都沒有辦法想像的事件發生在你身上
2011年7月22日,挪威發生首相政府機關爆炸案和大屠殺,激進分子在一座小島上掃射參加夏令營的青少年,72分鐘內69人喪命。
電影入圍第75屆威尼斯影展, 0722:極右挪威 從夏令營開始,圍繞在市長兒子Viljar Hanssen身邊,整齣戲共時兩個半小時,描述,別於大家會想到的屠殺過程,這殘忍的過程只用了前面半小時敘述,這敘述一點都不馬虎,你在這半小時,你將身歷其境為什麼後面兩個小時需要這樣漫長
漫長的復健過程,Viljar Hanssen需要重新適應自己的身體,好幾次,他都認為他的身體不再是他的,雖然不是他的,但是疼痛會一直告訴他這個事實,好幾次,他衝出家門,衝撞解放身體,他多想讓身體趕快正常,這一步是時間與自我堅持的漫長歲月
身邊的家人也不好過,身為一同參與夏令營的弟弟,目睹哥哥被一槍一槍的射擊,之後心靈的創傷在哥哥發生這樣的結果之下,他聲音跟狀況沒人過問
面對親眼目睹同學老師被掃射,這些活著的同學不管有沒有受傷,都受到極大的創傷,戲到最後,需要有人來陳述這過程,其中一位是移民後裔,他的陳述是我們能知道的,為什麼要殺我們?甚麼怨恨造成?為什麼不是我死?另一位是身為市長的兒子,也是在事件中,受傷極度嚴重死而重生的Viljar Hanssen,有必要在這時候出現,當然,他大可以在陳述時大哭,說自己非常害怕那時刻,但他選擇用另一種態度去面對,他直述的說明了他的身體和頭的狀況,他的感傷不是因為自己的悲慘,而是朋友的離去,讓他們無法在這世界留下自己的印記,他並不想哭,特別是在犯人面前,他不想讓犯人覺得他們很軟弱,因為當Viljar Hanssen軟弱,他知道它代表的是這些受害者及家屬的態度,當他一個人,像是屍體一般漂浮在岸邊,鹽水和槍傷,稀釋著他的身軀,不知何時有人應答的時間,他不知是生是死
Viljar Hanssen覺得他與嫌犯最大的不同,不是誰比較堅強,而是,在Viljar Hanssen身後有那些家人、朋友、回憶、夢想、希望還有愛,但嫌犯在那一刻,他選擇了孤單跟失去這些所有
這不是一個誰輸誰贏的比賽,是當面對這樣事情發生後,我們怎樣面對及誰跟當事者一起面對,這不是一部檢討政府或殺人者的電影,透過這部電影,讓我們記得曾經有這樣事前發生,他們是怎樣去面對這八年當中的時間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