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連續劇] [影評][韓國][血謎拼圖][나인퍼즐] [Nine Puzzles] 我們其實不願真正去記得,那些創傷是怎麼被生成的

我們其實不願真正去記得,那些創傷是怎麼被生成的


我相信你一定有那個感覺,我們的歷史裡總有一塊拼圖,是怎麼樣都拼不上的


看韓劇《血謎拼圖》(Nine Puzzles)的時候,我們其實並不只是在談一部推理劇如何層層剝繭、揭示真兇


而更像是在談一組,始終無法拼上的碎片,那是一個不知誰殺了誰的答案


而是我們怎麼能一起遺忘

一起默認那些可以被殺害的理由。


《血謎拼圖》裡,每一塊拼圖都代表一個受害者,也是一段被壓抑的歷史與社會結構的證物。而最令人不安的,並不是那些被拼起來的畫面


而是那些始終不見蹤影、被故意遺落的拼圖


李勝姝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她失去的是什麼?又有誰從她的遺失裡獲得了保存下來的理由?


劇情中透過「失憶」與「自焚」處理她的動機,形式上是補足了人物的邏輯,但卻反而揭露了一種更深層的空白


我們其實不願真正去記得,那些創傷是怎麼被生成的


我相信你一定有那個感覺,我們的歷史裡總有一塊拼圖,是怎麼樣都拼不上的。


不是因為它太小、太怪、太難懂,而是因為我們習慣性地遺忘它曾經存在。


在《血謎拼圖》裡,這樣的遺失感,不只是尹異羅無法想起10年前命案當晚的記憶


而是一整座城市、整個系統、甚至一群人集體選擇的失憶。


一塊又一塊拼圖出現在命案現場,看似是殺手的簽名,實則是一種提示


你記得嗎?

你們還記得嗎?

你有去拼它嗎?

還是你只是轉過頭去,任它被風吹散?


那些曾經消失的人、曾經喊過話的聲音

曾經有名有姓的受害者


慢慢的慢慢的被簡化成編號、資料、新聞標題、匿名的檔案。


這不只是懸疑的主軸

更是這部作品最殘忍也最誠實的命題


暴力不是突如其來,而是經年累月的累積。


城市的拆遷計畫、媒體的冷漠操作、制度的選擇性記憶,都是這場拼圖遊戲的參與者。


被遺忘的,不只是某個人如何死去,而是整個城市如何默默的接受了這些死亡的合理化。


我們後來知道拼圖不是線索,而是提醒、提醒觀眾,提醒我們自己


我們是否也曾看見某個正在燃燒的人

卻告訴自己那只是煙霧中的的殘影?


《血謎拼圖》的結局

留下了一片新的拼圖


這或許不是懸念,而是一種指控


那塊一直遺失的拼圖

不在別處,就藏在每個轉身離開

不願面對的我們身邊


最終,這部作品真正問的

其實不是「誰是兇手」


而是「誰能承擔記憶的重量」

而那份重量,不是來自法律的審判

而是你在時間與傷痕中

是否還能認出自己。


在這層意義上

它不是懸疑劇

而是自我認識的殘酷迴響






留言